首页>>美丽津南>>人文民情
小站稻
来源:28365365tw总部作者:28365365tw总部时间:2017-04-03
  

  小站稻

  小站稻米质优异,脍炙人口。周盛传小站屯垦成功,始有小站稻的称谓,其后成为津沽名特产品。日本侵华奉为高级军粮,强禁稻农食用。 50 ~ 60 年代,曾以特二级优质米销往日本、东欧、东南亚、古巴等国家和地区。 1956 ~ 1957 年,全国 20 多个省市引调小站稻良种,各地远来学技,老农频出指导,年调籽种数万公斤,支援各地,振发了山东、宁夏等省区水稻的发展。

  小站开发,仅有 120 年。但小站稻却是自北宋以来,千余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在历代先哲垦拓北海,法式南方的实践递鍃推进下,得以问世的,是整个天津屯垦史上的一个突出环节。曾以江淮粳稻为母本,但结果却优于江淮稻;曾以韩国、日本的稻种为 籽种,而品位却超越了韩国稻和日本稻;其前驱是葛沽稻,但比葛沽稻更胜一筹。 “ 一篙御河桃花汛,十里村爨玉粒香 ” 。南运河水夹带着漳河从黄土高原卷来的泥沙和氮、磷、钾等有机肥料,注入了小站的土地,以甜刷咸,化碱成腴,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。至 1948 年津南解放前,小站稻一直是靠限制马厂减河上游用水,才保证了收获的,特产也有特殊的局限性。

  新中国成立到公社化以前,小站稻种植面积,单产,品种进化,都达到空前高峰。其后,马厂减河、海河上游各河系,拦河截流,建库蓄水,九河下梢的天津,水量逐渐减少。 1968 年,独流减河切断了马厂减河,南运河水绝源,靠海河水维持。 1973 年,全区 “ 稻改旱 ” 。 1975 年以后,境内小站稻局部恢复。 80 年代末,津南区重新开发优质小站稻成功。 21 项有毒物质指标监测, 18 项为零, 3 项低于国家要求的数值,被命名为绿色食品。

  种植渊源

  辽圣宗统和五年 (987) 建立的盘山千像寺讲堂碑载: “ 幽燕之分,列郡有四,蓟门为上,地方千里,藉冠百城,红稻香耕,实鱼盐之沃壤 ……” ,这里所说千里幽燕的红稻香耕 ( 粳 ) ,鱼盐等等,其中涵盖了包括津南在内的天津沿海区域,是较早的种稻文献记载。宋辽对峙时,以海河为界,因之,海河亦称界河,当时,海口在泥沽一带。交界之处,多低洼积涝地区,到处成为塘泊。北宋利用这种地貌特点,拟广开水田以限辽戎马侵突。泥沽属清池县,清池县属沧州,曾任沧州节度副使而 “ 实专郡治 ” 的何承矩,率先提出了在缘边屯田种稻的理论,宋太宗很赞同何承矩的奏议,命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,实施屯田。淳化四年 (993) ,何承矩 “ 发诸州镇兵一万八千人 …… ,兴堰六百里,置斗门,引淀水灌溉 ” , “ 大作稻田以足食 ” 。

  第一年试种,没有把握好北方的节候,成熟得晚,赶上霜冻,没有收成,失败了。何承矩没有畏难,用江东早季稻的种籽下种,结果, “ 江东原应七月成熟的早稻,在屯田地八月成熟 ” ,试种终于成功。 “ 自顺安以东濒海,广袤数百里,悉为稻田,而有莞蒲蜃蛤之饶,民赖其利 ” 。其后,宋朝进一步完备该防线,将河北水田永为定制。到天禧四年 (1020) , “ 诸州已屯田四千二百余顷,岁收二万九千四百余石 ” 。

  庆历八年 (1048) ,黄河北徙,从 “ 泥沽海口 ” 入海,水源更为充沛。置高阳关路后,沿御河设有 “ 稻田务 ” ,管理种稻。后河北屯田司奏议 “ 丰年屯田,入不偿费 ” ,屯田不断减少。治平四年 (1067) ,朝廷 “ 诏罢缘边水陆屯田务,募民租佃 ” 。

  元至大二年 (1309) ,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使, “ 拨汉军五千,给田十万顷,于直沽沿海口屯种 ” 。翌年,用钞 9158 锭,购买农具耕牛,拨给屯军。泰定年间 (1324 ~ 1328) ,翰林直学士虞集倡议: “ 京师之东,濒海数千里,北极辽河,南滨青齐,萑苇之场也 ” , “ 用浙人之法,筑堤捍水以为田 ” ,但实效寥寥。至正十二年 (1352) ,丞相脱脱上言: “ 京畿近地水利,召募南人耕种,岁可得粟、麦百余万石,不烦海运,京师足食。 ” 明宝坻县令袁黄所著《劝农书》中说: “ 元虞集、郭守敬所谈京东水利,其言凿凿,而脱脱丞相循而兴之,果获厚利 ……” 。

  明永乐二年 (1404) ,明成祖朱棣派功臣亲兵,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。弘治元年 (1488) ,丘浚又重提元虞集旧议,认为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,化斥卤为良田。特别指出直沽 “ 截断河流,横开长河一条,收其流而分其水,然后于沮洳处筑为长堤,随各为水门,以司启闭。外以截咸水,俾其不得入,内以收淡水,俾不至浸 ” 。万历三年 (1575) ,工科给事中徐贞明提倡畿辅兴水利, “…… 永平、滦州坻沧州、庆云,地皆萑苇,土实膏腴,元虞集欲于京东滨海地筑塘捍水,以成稻田,若仿集意,招徕南人,俾之耕籍,北起辽东,南滨青齐,皆良田也 ” 。万历十三年 (1585) ,徐贞明任尚宝司卿兼御史领垦田事。徐光启在《农政全书》卷十二水利部分,有注提到徐贞明,说他曾指出 “ 在天津北部濒海屯种,若如吴越人,田而耕之,则利十倍于苇 ” 。直到明末,汪应蛟屯垦十字围田,几代人的梦想,才算成为现实。

  兴建围田 

  万历二十六年 (1598) ,汪应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抚,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,于白塘口、葛沽两处,垦种 5000 余亩,其中水田 2000 亩,每亩最高收四五石,余为旱田,多者每亩收一二石。

  此后,陆续开发了东泥沽、西泥沽、盘沽、吴家嘴、辛庄、双港、何家圈、官庄等处。屯田种稻,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。以 “ 求、仁、诚、足、愚、食、力、古、所、贵 ”10 个字命名,编次其围田,人称 “ 十字围 ” 。

  围田的格局是 “ 一面滨河,三面开渠,与河水通。深广各一丈五尺,四面筑堤以防水涝, ( 堤 ) 高厚各七尺,又中间沟渠之制,条分缕析 ” 。 “ 十字围 ” 均在海河右岸。地周围主干渠挖到 5 米 深,利于排涝和降低地下水位,减轻土壤盐分,并利用海河一日两潮,引水灌溉和排出尾水,使土壤盐碱成分降低。此种方法,适于低洼及地上水丰沛地区植稻。

  汪应蛟见南方的兵士,不独习水战,而且能种水田,所以在 “ 倭寇平,撤南兵 ” 的时候,力倡留兵屯田,并 “ 辅以右卫军人二千三百余名 …… ,岁得美谷盖二万石有奇 ” 。但兵力是经常要调动的,后 “ 因援辽千名,即八千亩多芜,且有申言种稻不如取苇者 ” 。至 “ 万历卅五年,因收获不多,又任从长苇,两营兵皆采樵,有采廿八万束者,有水淹无一束者 ” 。汪应蛟在津南种稻事业,兴旺了五六年,到万历末,平倭退兵后, “ 已垦之稻田,十有七废,仅余葛沽而已 ” 。但围田种稻之法,对天津其后种稻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

  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,万历四十一年 (1613) ,因修历书,为朝臣所不满,遂托病来到天津。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 (1613 ~ 1621) ,先后 4 次屯田,调查访问,将开垦、水利、荒政 3 方面实践及心得总结于《农政全书》中。

  徐光启初至津南时,大面积稻田荒废, “ 仅静海县之葛沽高地已田 ” 。他在家书里写到: “ 在天津荒田无数,至贵者不过六七分 ( 银 ) 一亩,贱者不过二三厘钱,粮 ( 赋税 ) 又轻,中有一半可作水田者,虽低而近大江,可作岸备涝,车水备旱者也。有一半在内地,开河即可种稻,不然亦可种麦种秫也,但亦要筑岸备水耳。其余尚有无主无粮的荒田,一望八九十里,无数任人开种,任人牧牛羊也 ” 。他在在葛沽购置 20 顷荒田,引来南方优良稻种,仍采用围田之法防涝,并戽海河水备旱,同时,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。万历四十四年 (1616) , “ 试种南稻,农师孙彪,用人粪干每亩施八石,结果稻棵疯长大如碗,根大如斗,含胎不秀,竟不收。后一年,每亩改用麻糁四斗,是年每亩收米一石五斗,科大如酒瓶口 ” 。他因地制宜,把长江一带稻棉轮作的经验,拿来推广, “ 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,种棉二年种稻一年,即草根溃烂,土地肥厚,虫螟不生 ” 。一水二旱的倒茬种植,是节水改土培养地力、防止周围地块返碱和消灭病虫杂草的成功经验。此轮作制在解放后尚有应用,不仅稻棉丰收,节水治碱,还可改种菜田。

  徐光启不仅注意水利措施和种稻,还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,总结出因地施肥的重要性。《粪雍规则》载: “ 天津屯田兵言:碱地不害稻,得水即去,其田壮与新田同。但葛沽屯田兵又言:初年碱地不宜稻莳,下多不发,二年以后渐佳,后来更不须上粪,尤盛不碱者 ” 。他分析,近海重碱地初开不宜稻,因洗碱不够所致。万历四十五年 (1617) 终于完成了南稻北移。

  天启初,后金在辽东战紧,百万难民水陆转徙进关。天津为京都门户,又是通向辽东要道,天津屯田,对京师和辽东战场均有重大意义。因而再度出现了屯田热潮。天启二年 (1622) ,巡按御史张慎言提出天津屯田奏议,总结归纳了官种、佃种、民种、军种、屯种 5 种方式,倡议继续推行。太常少卿董应举,也于同年上奏朝廷: “ 臣近到何家圈、白塘口、双港、辛庄、羊码头、大人庄、咸水沽、泥沽、葛沽,见汪司农往日开河旧迹尤存,可作水田甚多 ……” 。结果,董应举获准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屯务。他将流民在各地安排屯垦,在津以公款买民田 12 万余亩,合闲田 18 万亩,仿效汪应蛟之法,在何家圈、双港、白塘口、辛庄、葛沽等地围田种稻,所获 “ 积谷无算 ” ,屯利益兴。这期间,直隶巡按兼提督学政左光斗,河间府水利通判卢观象,兴办屯学, “ 屯童入学给以武生衣巾,授之水田百亩,使自耕之,每亩收租稻一石,专设秀才名额,中秀才后,继续留在屯学,等待考举人、进士 ” ,结果 “ 人争如流水 ” 。明末朝政腐败,党争激烈,终致屯田难以持久。

  雍正三年 (1725) ,海河流域遭受大水灾。清政府派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主持畿辅水利。雍正五年 (1727) ,设水利营田府,分立京东、京西、京南和天津 4 个营田局。陈仪领天津局, “ 统辖天津、静海、沧州,兴国、富国二盐场。 ” 陈仪首先恢复了已废弃的 “ 蓝田 ” , “ 浚旧渠,引潮水灌溉滋培,秧苗蕃盛 …… ,于是官民相劝,共营田三十余顷 ……” 。另外,又恢复明朝屯田旧迹,此后官营水田和私营 ( 官民自营 ) 水田竞相扩展,在津营田十围。其中,贺家口围官营 38 顷 92 亩,自营 9 顷;何家围官营 83 顷 16 亩,自营 23 顷 40 亩;吴家嘴围官营 27 顷 92 亩,自营 14 顷 41 亩;双港围官营 38 顷 25 亩,自营 38 顷 72 亩;白塘口围官营 64 顷 67 亩,自营 4 顷 72 亩;辛庄围官营 61 顷 62 亩,自营 59 亩;葛沽、盘沽 2 围官营 59 亩,自营 4 顷 91 亩;东、西泥沽 2 围官营 35 顷 27 亩,自营 6 顷 28 亩。

  陈仪主持开垦水田的方法,基本是沿袭明代汪应蛟的作法, “ 筑十字围三面通河,开渠与河水通,潮来渠满,则闭之以灌溉 ” 。这次营田,海河干流右岸附近的大片土地得到了开发,总面积是明代十字围的 4 倍, “ 白塘、葛沽之间,斥卤尽膏腴 ” 。使一部分围田连成一片,如 “ 蓝田 ” 与贺家口围,东泥沽围与西泥沽围等。各围引水渠道,逐渐向离河较远的洼地延伸,形成了互相连通的引河。 “ 十围 ” 持续时间不长,到乾隆四年 (1739) , “ 存者贺家口、葛沽两围而已 ” 。

  盛军屯垦

  小站建镇、小站稻拓植成功,是盛军对天津的两大贡献。小站稻卓尔不群,历史功绩系于马厂减河。该河两岸使用南运河水与海河水灌溉的水田,都视作小站稻作区。这一作区内生产的水稻,集中了北方粳稻的优点,作为商品粳稻,均称做小站稻。在此以前,天津素以葛沽稻著称。咸丰初年,僧格林沁督兵大沽海口,在咸水沽营田 3540 亩,葛沽营田 750 亩,其营田方法仍是挑沟建闸,引潮水灌溉,并就地招农民,发给资本认种。其后,移交崇厚管理。崇厚的屯田思路,仍然是依附于海河,而李鸿章、周盛传则进步为另辟水源,在开拓上超过了前者。

  同治十三年 (1874) ,周盛传奉李鸿章命,在修筑新城 ( 今属塘沽区 ) 的同时,试办 “ 海上营田 ” ,在新城门外,试垦万亩,虽播种不多,获稻不下数千石,成效已有可观。

  周盛传总结了元朝以来屯垦废兴的经验教训,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,提出了东自新城,西至马厂,沟通海河与南运河,大兴水利,涤卤刷咸,垦荒 50 万亩,圩田种稻的宏伟设想。在《详陈津东水利并拟开海运各处引河由营试办屯垦禀》中说: “ 自岁内 …… ,由运河沿起,顺新辟大道 …… ,亲行逐段履勘,见天津、静海之交,俗所称南洼水乡,今年悉已涸出,而弥望荒废百里,内外尽为石田。益慨然于土旷民稀,非所以卫津辅。而屯政与海防相为表里,诚不可一日缓矣 ” 。

  光绪元年 (1875) ,周盛传率马步 13 营由马厂移驻小站,扎营 18 座,开始了 “ 盛军营田 ” 。先开小站至新城出海河段 15 公里 。又开小站至咸水沽引河 ( 今月牙河 ) 10 公里 。并分别于北闸口、小站西、官港建大石闸,引甜刷咸,实行咸淡分流。同时,就营前隙地购材建屋,以止商旅。正式命名小站为新农镇。五月,李鸿章到小站勘工,嘉其节省,奏饬盛军疏挑减河,兼办屯垦。盛军购外洋火轮水车4 架,又造风力水车、手摇水车、脚踏水车、畜力水车 2300 余架,从山东潍县购买耕牛 800 余头,以资耕耨。

  光绪二年 (1876) ,盛军开挖减河下游,自新城至大沽入海河段,在南开 ( 今属塘沽区 ) 别开支并于西沽、南开、西小站各建石闸 1 座。翌年,改咸水沽通天津独孔木桥为铁柱 3 孔石板桥,增建咸水沽西南 2.5 公里 处 5 孔木桥。开新城东南经北店子、南天门、宁家圈、黄家台至西小站减河 ( 今 八米 河 ) 20 公里 ,建闸1 座,以排咸水。又于新城小西河上游,傍减河右堤外,开支河 20 公里 达西小站以进甜水,并在西小站左侧建石灰闸 1 座。光绪四年 (1878) ,开泥沽通海河至东大站沟通马厂减河 ( 今双桥河 ) 10 公里 ,建石灰木闸3 座;咸水沽绕潘家沟至仁字营 10 公里 ,沟通海河与横减河,建石闸、灰闸各 1 座;咸水沽减河至小站街心河 10 公里 ,建石券闸 2 座;咸水沽减河至西小站减河 ( 今四丈河 ) 10 公里 ,建石闸、灰闸各1 座;东大站至小站河 5 公里 。光绪五年 (1879) ,开泥沽、咸水沽一带咸水河 ( 含今跃进河 ) 20 公里 。改建咸水沽、小站等地石闸,筑新城大闸,基础密排梅花桩,上覆三合土,盖青石板,以糯米汁调碎石子和蛤蜊灰粘合。闸板以铁条、螺钉连接为整体,或以生铁铸成,并装有滑轮, 可任意启闭。并依此法改建、新建了多处石闸。 

  光绪六年 (1880) ,周盛传统率盛军步队 11 个营,铭军步队 10 个营,古北口、保定、大名、正定、河间等处练军步队 13 个营,共 34 个营分段自靳官屯向东开河 32.5 公里 ,接盛军前开之河,并建成靳官屯石质 5 孔大桥闸。至此,由靳官屯至西大沽出海,全长 75 公里 的马厂减河全线贯通。沿河分建石、铁柱板桥 4 座、大型闸 6 座,下游开横河 6 条 ( 即今四丈河、月牙河、双桥河、跃进河、新城小西河、南开河 ) ,分注海河。垦区之内沟洫汊河纵横交错,引甜水灌溉,排咸水刷碱,渠系分明,桥闸涵洞配套齐备,以小站为中心的垦区基本形成。盛军开垦稻田已达 6 万余亩,民营稻田达 13.6 万亩,为小站世称 “ 北国鱼米之乡 ” 奠定了基础。

  小站垦区以马厂减河为主干渠,自静海靳官屯,导南运河水东北流,经潮宗桥、西小站、小宣闸为 5 孔大型桥闸,闸孔、闸墩均为 1.9 丈宽。百余年保存完好,至今使用,代表了当时国内水利科学技术水平。马厂减河从西小站至靳官屯闸,长约百里,西小站富民闸与靳官屯闸 “ 互相表里 ” ,承担汛期排洪和蓄水灌溉, “ 乘时蓄泄,操纵在人 ” 。

  小站垦区的土地,在盛军屯垦前,均为私人所有,只是靠近咸水沽南部有小面积熟田, 其余都是 “ 斥卤之地 ” 。业主或收刈草之利,或寄粮于灶,略认草课,本无粮差。盛军屯垦的土地,都是光绪元年 (1875) 从业主手中购置的。小站垦区购地总数为 “ 一千一百三十八顷六十三亩九分二厘二毫二丝四忽四微 ” ,计发地价 “ 大钱三万五千零二十七串零二百文。 ” 原业主为咸水沽的 43 家,葛沽的 16 家,杨岑子的 29 家,邓岑子的 6 家,徐家坨子的 1 家,汪家圈的 1 家,共 96 家。

  军能垦而不能尽种,民能种而不能自垦。盛字军营务处设局, “ 募人领种,或富民认垦,或流民来归,或兼募南人为之倡导。 ” 光绪初年,黄河流域大旱,直隶、山东、河南逃荒至小站地区的人很多,安徽人也多有到小站垦区定居者,自光绪六年十月至七年十二月 (1880 ~ 1881) 民户领种熟田约 14500 余亩, “ 每亩分别等则,酌收大钱一二百文不等。车屋等项照时估计缴价,所收领费分发各营弁勇,藉偿劳贳力 ” 。

  小站屯垦最大耕作单位仍叫 “ 围 ” 。 1 围长宽各 0.5 公里 ,合田 540 亩,除沟、路占田 127 亩外,实垦 413 亩。每围实积田又分 16 等份,约 25 亩 1 份,叫做一田,垦治一田的计划投资为牛水车 1 辆,合大钱 20 吊;车棚 1 间,合大钱 16 吊;庄房 4 间,合大钱 120 吊;车水造田牲口 1 头,合大钱 30 吊;犁耙锹锄杠筐绳索全副,合大钱 8 吊;耕牛放喂需人工 3 名,合大钱 72 吊;草料合大钱 21 吊 600 文,即垦治一田需大钱 287 吊 600 文。

  周盛传认识到 “ 南运河会漳河浊流,本有 ‘ 石水斗泥 ' 之喻,其肥尤可化碱而成腴矣。 ” 这一认识是有科学道理的,漳河流经黄土高原,带大量泥沙汇入南运河。据有关部门测定,每吨黄土含氮 0.8 ~ 1 .5 公斤 ,磷 1.5 公斤 ,钾 20 公斤 ,大量沉积的有机肥料,是改良小站垦区盐渍土地的好条件,是小站屯垦成功的重要原因。 

  盛字军总结了前人水利工程症结之所在,改进了施工技术。认识到历代屯田失败 “ 盖缘引水河沟规制太窄。海滨土质松懈,一遇暴雨横涝,浮沙松土,并流入沟,惰农不加挑扌宛,不数年而淤为平地。 ” 汪应蛟围田,沟渠深广各 1.5 丈,而马厂减河 “ 口宽十至十二丈,底宽四丈五尺至七八丈,深八尺至一丈二三尺,挖出之土于两岸十丈外各堆成堤,庶堤内共有三十余丈容水之地 ” ,形成复式河槽,既扩大了容水之地,又防止了主堤岸受涝水坍刷。

  前人建闸不牢固, “ 海上硝土,遇水则泻 ” , “ 上下坍刷,日久必致倾圮垫淤,此闸洞所以易废也 ” 。为此,盛军烧用境内的蚌蛤壳代替石灰,掺入碎石,浇以米汁,锤炼镶入闸底丈余方圆,以御冲荡。闸板置两层,上板可以启动,下板固定,上板提起,水能流过,而泥沙被下板挡住,便利捞泥肥田,又防止了渠道淤塞。此法沿用至今。

  光绪二十年 (1894) 盛军调离, 20 年的苦心经营给小站人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。

  近代兴衰

  

  盛军是正军,为行战之师,在特定的背景下,他们开辟小站,建成小站垦区。光绪二十年 (1894) ,盛军奉调开赴中日甲午战争前线,离开了耕耘 20 年的小站。其时,昔日人烟稀少,满目盐碱荒滩,遍地萑苇丛生的小站,已成为城防俨然,民居栉比,街道宽畅,店铺林立,田野广阔,阡陌纵横,河渠流水潺潺,岸边杨柳依依,水里鱼蟹成群,空中沙鸥翔集,夏季一片碧绿,秋成遍地金黄,经济、文化相对发达的北国鱼米之乡。

  光绪二十二年 (1896) ,清政府面对失去管理,日渐荒废的小站垦区,设立小站营田管理局,招集农民和遣散士兵耕种。当时规定每户可领种 10 亩,每亩年租银 6 钱至 1 两不等,但一般穷人不敢领地,怕官方言而无信,中途提租,特别是怕无力出钱修河挑沟,因此大部分土地被退职官员和退役士兵所领。光绪二十六年 (1900) ,八国联军入侵中国,小站曾一度被德国侵略军占领,生产受到严重破坏。三十一年,小站地区荒地日趋增多,清政府又设立小站垦务局,办理招垦事宜,后与营田局合并。

  民国期间,军阀混战,巧取豪夺小站田地。

  民国初年,军阀张敬尧之女在小站一带收买土地,成立勋记公司,于中塘、孙家甸、大芦庄 、翟家甸一带,占有水旱田 2 万余亩,加上大量荒洼草地,共 43100 亩。 1920 年,北洋军阀徐树铮成立开源垦殖公司, 1925 年,在军粮城、茶淀建立农场,在境内占有大量土地,种植水稻。同时在军粮城设立工作站,在垦区内设立水稻试验站,这是著名的军粮城稻作研究所的前身,也是我国华北地区最早的稻作研究基地。

  1928 年,小站营田由天津警备司令部营房营田管理局管理。 1930 年将小站营田赠送南开大学做校产,设校田管理处,征收地租做教育补助费。 1937 年由冀察绥公署营田管理处接管。其间,小站垦区的稻作管理流于形式,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停滞不前,产量低,效益差,加之封建剥削,稻农不得温饱。

  1937 年,日本侵略军侵占华北后,张敬尧眷属将稻田出卖给日本人。日本侵略军先后在小站成立军谷公司、米谷统制协会,跑马圈地,强占民田,对津南地区农民进行疯狂掠夺。同时成立华北垦业公司,统辖小站、军粮城、茶淀 3 个稻区。小站 82 户农民,于清光绪十五年 (1889)

  承租大地主璩姓在西小站一带的土地 4000 余亩,业经数十年辛劳,辟荒成熟,赤卤不毛,尽成膏腴。 1939 年,璩姓强行提高租价,每亩增收 5 角。 1940 年,租价再次提高,每亩增收一元二三角,并答应保持农民永佃权。 1941 年冬,裕德堂家长璩华甫擅将稻田盗卖给日本东一公司 ( 农场 ) 。 1942 年,东一公司勾结小站警备队长城地永夫,迫令农民将永佃权之地交给东一公司。农民代表范少山等据理力争,城地永夫对其施用种种酷刑,逼迫交地,并将范少山枪杀。

  日本集团和私人经营的藤井、香川、兴华等 21 个农场、公司占地 106939 亩;小站电化水利组合占地 92794 亩。

  另外还有增兴农场、大和农场、昌太农场、新桥农场、示范农场、三井农场、大农农场、相川农场等。日本侵占的总耕地达 20 余万亩,无数稻农被逼得无家可归,佃农无地可耕,流离失所。日本侵略军以贱价收集稻谷,充为军需、民食,严禁稻农自食和买卖稻米。沦陷期伪天津市公署规定,津郊所产稻谷由米谷统制会统一征购,由天津平衡仓库或军谷仓库储存,严格控制。日伪军警、勤农队经常进行大搜查,对食用、买卖稻谷 ( 米 ) 者任意杀害。 1942 年,日伪实行黑豆、豆饼、蚕豆粉限量配给,稻米、面粉禁绝。天津市内有钱商户遂有偷向津南农民高价购买稻米的。葛沽人吕宝发,每月向天津八大家之一的振德杨家,冒死送稻谷两包,可得大洋 20 元,某夜,在茶棚哨卡被日本人 “ 大盖三 ” 和 “ 小地木 ” 查获,把吕宝发用枪托打倒,用绳索住脖颈,驾摩托车拖死在路上。

  咸水沽人李家驹与小站人杨作志,用自行车驮运大米,夜间在石柱子河装船,然后转道海河去市内,米未装船即遭查获,被绑到小站日本侵略军守备队门前,纵狗咬杀,李家驹当即毙命,杨作志花 200 块大洋请翻译赎命,商会作保,幸免死难。

  王家场刘姓母女,相依为命,母病,女儿拾稻穗捣米,给母亲熬稀饭,看病路过花店桥,日本侵略军小队长井野抓住刘母向嘴里灌稀屎,刘母呕出米粒,被当即用刺刀捅死。随后强奸刘女,刘女跳老海河自尽 …… 。

  日本侵占后,所设农场完全以军事封建掠夺为目的,其经营方式极为落后,非常野蛮,土地被分割成碎块,强迫当地农民或所谓游民当佃户,从事奴隶式劳动,佃户除负担沉重租额外,稻谷悉被日本侵略军强行掠取。

  1945 年日本投降后,河北省在小站成立营田管理局,管辖原营田局和大安农场。农林部在天津接管华北垦业局,建立河北垦业农场管理处,下设小站、津郊 ( 原八里台 ) 、军粮城、张贵庄、茶淀 5 个农区,经营管理合作农场。国民政府制造种种借口,欺骗压榨原土地所有者,拒不发还被日本强占的土地,实行分佃收租或包佃收租,且苛捐杂税、征购、征借,不可胜数。 1946 年,小站地区曾暴发两次抗立掠夺性租约,坚持永佃权的斗争。另外,由于管理混乱,技术落后,水稻品种混杂退化,特别是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弊端和国民政府忙于内战,农业生产无暇顾及,至解放前夕,水稻亩产量仅 200 公斤 左右。

  新的辉煌

  一、发展

  第一次高峰

  津南地区 1948 年 12 月 20 日 解放,中共天津县委从 1949 年初开始领导广大农民开展土地改革,消灭封建剥削,农民分得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,政府加强了对水稻生产的领导。津沽区农垦局对农民使用国有土地的征收比例,执行《定额分红制暂行办法草案》,取消土地收租。为解决农民生产资料不足,进行多次实物放贷。 1949 年,先后贷放稻种 10.35 万公斤,豆饼 450. 9 万公斤 ,硫酸铵19. 7 万公斤 ,硝酸铵4. 5 万公斤 ,柴油356 大桶,煤 1500 吨。同时天津县政府贷出豆饼 307.85 万公斤,硫酸铵 13.65 万公斤,玉米 2. 8 万公斤 ,小米7.65 万公斤,现金 1135 元,柴油 21 大桶,花生 2400 公斤 ,稻种 20 万公斤。

  人民政府从 1949 年至 1957 年,先后投资 217 万元修建和补修闸涵洞 1588 处,新建 4 座大型扬水站,提高了排灌能力,解除了咸水危害,并连年发放生产及生活贷款,促使全区水稻迅速发展。在这期间农村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兴起,对水稻生产起了巨大推动作用。因此,翻身农民的种稻热情空前高涨。

  1953 年,成立天津市农林水利局,进行津南洼改造,建成双林农场。天津市公安局于 1956 年在小站宁家圈,垦植稻田 2 万亩,建立板桥农场。全区从解放初到 1956 年,共开垦荒地 40835 亩。到 1957 年,扩大水稻面积 6.5 万亩。

  1949 年水稻面积 17.24 万亩,平均亩产 225 公斤 ,总产量 3879 万公斤,发展到 1955 年水稻面积 21.6 万亩,平均亩产 369.5 公斤 ,总产量 7981. 2 万公斤 。1957 年,稻田面积达到 26.44 万亩,平均亩产 328.4 公斤 ,总产量 8683 万公斤。 1957 年与 1949 年相比,面积增加 53.4% ,平均亩产增加 46% ,总产量增加 1.24 倍。

  是年,全区水稻播种面积占天津市稻田面积的 22.8% ,稻谷总产量占全市的 31.6% ,出现了建国后水稻生产的第一个高峰。

  挫折和低潮

  1958 年,遇到了大旱,马厂减河和海河上游修建了许多蓄水工程,致使水源大量减少,水量严重不足,全区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,到下半年又受到 “ 五风 ” 的干扰,在生产上搞形式主义的 “ 大兵团作战 ” , 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时,大搞高指标,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

  由于水源不足以及政治上的各种影响, 1959 ~ 1961 年水稻生产一直处于低潮。 1961 年水稻面积 14.09 万亩,平均亩产 230.1 公斤 ,总产量 3242. 5 万公斤 ,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比1949 年还低。

  第二次高峰

  1963 年,挖通洪泥河,疏浚月牙河,实施海河水南调。先后改造、新建 6 个扬水站,扩大灌溉面积。同时经过纠正 “ 五风 ” ,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,全面贯彻 “ 农业八字宪法 ” ,大抓科学种田,小站稻经历 1958 ~ 1962 年连续低潮后,生产又逐渐上升。 1963 年,水稻面积已恢复到 21.34 万亩,比 1958 年增加 5.64 万亩,平均亩产 312 公斤 ,比 1958 年增加 79.5 公斤 ,总产量达 6662. 3 万公斤 ,比1958 年增加 3012. 05 万公斤 ,面积、亩产、总产分别增长35.9% 、 34.2% 、 82.5% 。 1964 年,水稻面积 22.79 万亩,平均亩产 339.4 公斤 ,总产 7735. 5 万公斤 。都呈现增长趋势。到1965 年水稻生产形势更加高涨,种植面积达到 24.67 万亩,平均亩产 421 公斤 ,总产量达到 10380. 5 万公斤 。区内出现了长青、咸水沽、葛沽3 个亩产 500 公斤 的公社,并有 50 个亩产 500 公斤 的大队、 297 个亩产 500 公斤 的小队,全区亩产 500 公斤 的稻田达 8 万余亩,占稻田面积的 32.4% 。亩产、总产创小站稻历史最高纪录,是小站稻生产第二次高峰。

  1966 ~ 1971 年,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维持在 23 万亩左右,平均亩产 250 ~ 400 公斤。其间累计,区内稻田面积和稻谷总产量分别占全市的 18% 和 23% 。

  这期间支援外省、市水稻良种 200 万公斤。并受河南、山东、宁夏等省区特邀,派出许多种稻能手做技术顾问,前往指导水稻生产,有的在当地安家落户。

  解放后的 22 年来,小站地区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优质稻米,为对外贸易争得了市场,每公斤小站米能从国外换进 2.5 公斤 小麦。从新中国建立到 1971 年,全区向国家贡献小站稻谷累计达 15 亿公斤。

  二、改旱

  全区农业用水原有两个水源, 60 年代马厂减河水源被切断后, 70 年代其唯一的海河水源,用水也越来越困难,因海河水量减少,仅能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城市工业用水。 1972 年 6 月,海河水位下降至 0.2 米 ,影响了电厂用水。为此,各级领导多次做出水稻改种旱田作物的决定,但由于改旱思想不够坚决,且又受当时陈伯达 “ 有水种稻、无水也种稻 ” 谬论的影响,有些社队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,一味追求种稻。是年,又遇上特大旱灾,大部分稻田插秧后水竭苗枯,全区当年种稻面积 7.43 万亩,平均亩产 51.5 公斤 。在此之后,又由于受林彪、 “ 四人帮 ” 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,走向另一个极端,不管有水无水,一律禁止种稻,大搞一刀切,已经插上稻秧的,一旦发现也强行拔掉,不然就是政治路线问题,就是破坏生产,以反对党的领导进行批判。因此, 1973 年全区只种水稻 1957 亩,全市仅剩稻田 2.4 万亩。

  1974 ~ 1977 年主要为保护小站稻优良品种,而种了一部分水稻保种田,每年种稻面积控制在 5000 亩以内。稻田改旱后全区粮食产量明显下降,一度全区粮食亩产只有 135 公斤 ,以致高产粮区变成吃国家返销粮区,种旱的 6 年间吃国家返销粮达 2340 万公斤。

  三、恢复

  1976 年 10 月,粉碎 “ 四人帮 ” 后,天津市委提出 “ 开源节流,自力更生,自备水源,恢复和发展小站稻生产 ” 的指导思想, 1977 年水稻面积比前几年略有增加,到 1978 年面积已发展到 4.35 万亩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,给水稻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。 1979 年,水稻面积扩大到 10.5 万亩,平均亩产 323 公斤 ,总产稻谷 3396 万公斤。 1980 年,水稻面积为 13 万亩,平均亩产 272 公斤 ,总产稻谷 3537 万公斤。到 1981 年又遇严重干旱, 1 ~ 6 月份降雨量仅 74 毫米 ,为常年同期的二分之一。

  为抗旱夺丰收,区政府提出 “ 两手准备,立足种旱 ” 的决策,大量引进抗病高产的旱田作物品种,设法引导群众种足种好旱田作物,并根据历年水源变化规律育了一部分水稻秧苗,作好雨季到来时毁旱插秧的 “ 两手准备 ” ,当年全区利用雨季抢插水稻 7.28 万亩 ( 主要是麦茬稻及雨季稻 ) ,秋后平均亩产 124.7 公斤 ,总产稻谷 907. 5 万公斤 。是年其他粮食作物产量也低,玉米亩产 144.5 公斤 ,小麦亩产 38.5 公斤 ,产值仍属水稻高。群众对此总结出一些经验,“ 种好麦子,育好秧,种上棒子 ( 玉米 ) 等插秧,看雨确定水和旱,两手准备心不慌 ” 。在全区粮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,粮食总产逐年有所提高,主要原因之一是充分发挥水稻生产优势。

  80 年代后期,扩大水田面积。 实施了月牙河、卫津河、洪泥河 3 河打通工程及小水利配套工程,并对二级河道和主要干、支渠进行清淤,使之蓄水量达到 540 万立方米。另外开挖坑塘、洼淀建成一批养鱼池、养苇塘,小水库,共新建小水库 13 座,坑塘洼淀 11 处,共可蓄水 576 万立方米。小水库汛期蓄水排涝,旱时送水救急。还将城市污水净化和科学处理,用于稻田灌溉。并且发挥全部机井作用,实现渠水、井水、淡水和二淋水结合使用,每年种植水稻稳定在 5 ~ 7 万亩。

  1985 年,中央农牧渔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优质稻米座谈会,再次把小站稻列为名特产品,使小站稻区干部、群众受到很大鼓舞。全区粮食生产从 1985 年始连续 6 年获得丰收,其中稻谷的增产起了保驾作用。

  1995 年,粮食总产 7289. 2 万公斤 ,稻谷总产3151. 8 万公斤 ,占粮食总产的43.2% 。     

  四、排灌方法

  排水泄水工程

  稻田废水、淋水通过排水毛渠、斗渠、支渠逐级落差,排泄进入大型干渠,而顺流入渤海。初期,马厂减河南有外边河排咸系统,在大沽入海河,马厂减河北及海河南岸的咸水,当海河落潮时排入海河流入渤海。 1958 年,提出清浊分流,咸淡分家。于 1959 年,开挖了贯通全区的大沽排水河,农田咸水,各排水河咸水可自然排入。

  小站稻田排灌渠系的设置,都是采用排灌相间方式。灌水干渠设置在灌区最高地带,干渠的长短与大小,根据灌区面积的大小,灌水水源,排水出路的远近确定。斗渠的长短也依每条斗渠内的稻田面积确定,一般长 1000 ~ 1500 米,斗渠的间距一般为 400 米 ,排水间距主要根据土壤盐碱轻重和排水性能确定。土壤盐碱度轻,排水性能好的毛渠,间距为 30 米 左右,土壤盐碱重,排水性能差的,一般间距为 20 米 。排水沟的深度都在 1 米 以下。

  排灌形式〓小站稻在育苗期采用水床育秧,用水来调控秧田空气、温度、水份,遇有阴雨、低温天气,采用大水护苗,有时因水大造成烂秧、不扎根及绵腐病,而又采用适当落干练苗的办法,解决不扎根和烂秧问题。现今绝大部分采用改良水床育秧及塑料薄膜育秧,秧田灌水容易掌握。水稻插秧后,各生育阶段的灌溉管理方法,也不断改进,将 50 年代的大水漫灌法改为小水勤灌及间歇灌溉。只有在插秧后返青阶段及幼穗分化期、开花期、灌浆期采用深水灌溉,一般灌水深 2 ~ 3 寸。其余时期均保持浅水,并重视分蘖后期的落干烤田,以控制无效分蘖及后期倒伏,视稻田土质、肥力和水稻长势长相,掌握烤田程度,轻的烤田时间 1 周,重的烤田时间 10 天。

  五、栽培特点

  重视改良盐碱地

  稻田的拉荒洗碱,是减低稻田盐碱程度的关键,它利用淡水把土壤中有害盐分溶解出来,然后通过水的下渗力,使盐分渗到排水渠内排出田外,通过充分洗盐把土壤中氯化物、硫酸盐等可溶性盐类,降到 0.15 ~ 0.01% 范围内。

  农民重视拉荒洗碱的质量,首先是作好拉荒洗碱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检查田间灌溉排水工程有否坏漏的地方;其次是注意拉荒洗碱顺序和每块地拉荒次数和用水量,按先洼地、后高地、先近处、后远处的原则分段进行,顺序不能颠倒。拉第一遍荒时利用晒垡后土壤干燥,空隙度好,盐分易溶出,脱盐效果好的特点,用大水、深水且在地里停留时间长些,使土块内盐分一次溶出,所以水的深度要淹没全部土块,以免盐分聚集到尖部,形成盐碱土块。

  第二遍拉荒水可小些。拉荒洗碱次数视土壤盐碱轻重而定,土地长芦草、茅草、马绊草的拉荒 2 遍,长有马绊草和间有黄蓿草的拉荒 3 遍,只长黄蓿草和碱蓬禾果的地要拉荒 3 遍以上。

  80 年代,由于水源逐渐紧张,为了节省用水,拉荒洗碱次数一般改为 1 ~ 2 遍,特别重视第一遍拉荒洗碱质量,只要拉好第一遍,可以将土壤中三分之二盐分排出,水源不足时不再拉第二遍。

  农民把平整土地作为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措施。

  在开挖灌、排沟渠时如果堤埝缺土,则从地内高处取土,如果土方过剩,则把多余的土垫到地内洼处。还有在高处地块,每隔一定距离挖一条沟,将表土先放一边,底土倒在洼处,再把表土盖在上面,以免造成土壤肥力的悬殊。土地高低相差不大的,耙地时进行平整。盐碱地还要通过深耕晒垡,疏松粘重土壤,增加通透性能,以利溶盐和排盐。深耕在秋季或春季土壤干燥情况下进行,并尽量提早完成,以增加晒垡时间,深耕要求达到 20 厘米 左右。农民对盐碱地改造,重视使用有机肥。小站稻田施用有机肥种类很多,有堆肥、厩肥,还有豆饼、碎皮、干鱼,以及不含有害盐分的城市杂肥,每亩使用量 1 ~ 2 立方米,在耕地时均匀撒在地里,通过耕翻压到土中。 50 年代,每亩稻田施有机肥 5000 公斤 以上; 70 年代,推广种植绿肥; 80 年代,实行氮磷配比,磷肥突破,对盐碱地改良起到明显作用。

  不断开发新技术〓 80 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优质米生产开发,以满足市场及经济腾飞的需要。 1985 ~ 1988 年,共引进优质稻品种 20 余个,通过鉴定涟香 1 号、黑糯、京香 1 号、京香 2 号品种独特,能解决市场上特种需要, 1988 年,京香 1 、 2 号投入批量生产。区农业科技部门从 1989 年开始,在东泥沽二农场建立 100 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,以有机肥取代化肥,以优种合理栽培,以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。所产稻米经中国北方食品监测中心化验,表明在影响米质的 21 项有毒物质指标中, 18 项为零, 3 项低于国家控制标准。区政府投资在东泥沽村建精米加工车间,批量生产小包装精米 ( 亦称免淘米 ) ,专门供应宾馆及大饭庄。

  区有关部门大力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。 1985 年,葛沽镇水稻专业户郑永泰承包的 500 亩稻田,采用配方施肥方案,比原来自行施肥方法,每亩增产稻谷 32 公斤 。 1986 年,咸水沽水稻专业户吴国良承包稻田 70 亩,采用配方施肥,效果也比较好。

  1988 年,全区稻田已经普遍推广。 1990 年,区建立配方加工车间,批量生产配方复合肥。稻田的机耕、机耙在 70 年代已普及,而育苗、插秧、收割和加工作业的机械化在 70 年代仅停留在试验阶段,从 80 年代开始推广。 80 年代末,确立了水稻全方位机械化生产,实施万亩水稻机械化作业示范工程,各项工序全部由机械化代替人工,再配以模式化栽培技术,南洋、东花园、东泥沽等村首试成功,取得较好效果,通过专家鉴定。

  六、种植技术

  小站稻米质优良,米粒微长淡绿,晶莹透明,如玉似冰,蒸熟后银珠粒粒,芬芳四溢,庭院飘香,故而闻名中外,远销欧亚各国。小站地区水稻种植形式多样,有春稻 ( 禾直秧 ) 和晚稻 ( 麦茬秧 ) 之分,春稻品质较优,晚稻前茬种麦子一年两熟产量高。

  稻区农民重视培育壮秧,在育秧方法上,过去一直采用水床育秧。但技术性强,稍有管理不当,即发生烂秧。秧田采用旱耙地及日灌夜排的灌溉方法是防止烂秧的主要措施。 1956 年后,试验改良水床育秧,成苗率高,一般都在 85% 以上,芽象锥尖,粗壮,根数比水床多,到 60 年代大面积推广。 60 年代中期开始塑料薄膜育秧,出苗迅速整齐,保苗率达到 90% 以上,秧苗生长快、粗壮、根长、根多、叶色绿,此方法延用至 80 年代。

  80 年代后期推广水稻盘育秧 ( 与水稻插秧机配套 ) ,有的还搞铺纸育秧,都取得成功。

  插秧旧有 “ 栽稀长密 ” 的习惯,一般行距在 8 ~ 9 寸,最稀地达到 1 尺见方。 1955 年,区推广水稻密植,依靠主茎争取分蘖是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,主、蘖穗比例要求达到 1∶1.5 。

  水稻种植密度普遍提高到甩六退六 ( 即六寸 ) ,甩六退七,每亩插秧 1.4 ~ 1.6 万墩,每墩插 6 ~ 8 株,这种密植延用了 10 余年。 60 年代中期贯彻农业 “ 八字宪法 ” ,水稻密度进一步提高,一般采用甩六退五,每亩插秧 1.6 ~ 2 万墩,每墩 5 ~ 7 株。 1967 ~ 1968 年推广辽宁省的拉线插秧法,确保一定行距。 70 年代,种植密度减小,成为甩六退七。 80 年代,学习柏各庄农场水稻密植高产经验及辽宁大垄密植经验,种植密度又有提高。以行距 9 寸,株距 3 寸或 4 寸,每墩 3 株的大垄密植提高产量,表现有效穗多,倒伏轻,发病率低,田间管理方便等特点。

  挠秧既除去田间杂草及混杂的稻株,且可疏松土壤,促进根系发育。对挠秧质量 50 年代以前要求很严格,要搜墩过垅,提稗子抹埂。将稻田用手抓一遍,挠秧要弯腰在秧垅中间用手和脚除草松土,把拔下来的草、稗等埋到秧田泥土里,一可积肥,二可净地。一般秧田挠 2 ~ 3 遍,个别的挠 4 遍。

  七、品种变更

  北宋在河北沿边屯田种稻时,系引用江东品种,栽培较为普遍的有红莲稻、金城稻、罢亚稻,而津南地区种植较多的属红莲稻。清光绪年间,小站屯垦稻田,种植从安徽引入的大、小红芒,大、小白芒,齐头白等早熟稻品种及适应深水处栽种的葡萄红、葡萄黄品种。 1916 年,直隶农事试验场试种水稻新品种,当时栽培的有大白芒、小站糯稻、北京红马尾、北京白马尾、北京紫金,并试种从日本引进的关取、青杆、细杆等品种。

  1938 年,种植从日本和朝鲜引入的中生银坊主 ( 简称银坊 ) 、爱国 ( 又名金钢稻 ) 、陆羽 132 、水源 52 、水源 85 等品种。

  1951 年,小站幸福之路农民用 “ 一穗传 ” 的办法,从水源系统中选育出水源 300 粒,成为境内第一个自己选育成功的品种,表现高产优质,渤海农垦局要求单打单收,积极繁育,扩大种植面积。到 50 年代中期银坊、水源 300 粒,成为小站稻区种植的两大主要栽培品种。这是建国以后区内水稻品种的第一次更新。

  50 年代末期,引入野地黄金 ( 农垦 39) 、白金 ( 农垦 40) 。 60 年代初,引入万两 ( 定名小站 101) 。

  到 1965 年野地黄金、白金、小站 101 成为主要种植品种,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90% ,尤其是野地黄金品种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60% 以上。这些品种普及很快,对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起了很大作用。成为区内水稻品种的第二次更新。

  60 年代中期,引进试种天津市水稻育种单位选育出的一批新品种。

  60 年代末、 70 年代初,以 393 、红金、红旗 8 号、红旗 12 号、津辐 9 号、东方红 1 号、京引 33 种植面积较大,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80% ,特别是东方红 1 号品种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50% 。成为区内水稻品种的第三次更新。

  70 年代末期到 80 年代初期,恢复小站稻生产,品种变化比较频繁。引进天津市科研院校选育的红旗 16 ,红旗 23 ,花育 1 号, 6702 等共有 29 个品种。

  1980 年,评选出红旗 16 号、红旗 23 号、花育 1 号、垦丰 5 号、中丹 2 号、喜峰、京引 47 为主要推广品种, 1980 ~ 1984 年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67% 。成为区内水稻品种的第四次更新。

  1985 年,丰产性、抗病性好,品质优良的中花 8 号、中花 9 号、津稻 1187 、 7708 、津粳 3 号,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80% 。成为区内水稻品种的第五次更新。

  到 1990 年,津稻 1187 、津稻 8311 、中系 8215 、中作 321 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87% 。成为区内水稻品种的第六次更新。

  1990 年后,中系 8215 、中作 321 抗稻瘟病能力减退,种植面积下降。 1995 年,以种植津稻 1187 为主,并有少量中花 12 号、京花 101 。

  

  

  

  

  附一-- 周盛传议复津东水利原禀

  窃盛传前奉中堂照饬,以 “ 津沽一带,地多斥卤,旱苗以咸而槁,水田自较合宜,屯田深合古法,前人及近日条陈多建此策 ” ,饬盛传等 “ 察酌情形,次第妥筹试办,以尽地利而裨防务 ” 。盛传自从事新城,往来津静南洼之交,见海河两岸,空廓百余里,地废不耕,弃为沮洳,窃尝咨嗟太息,以为:海潮一日两至,天然穿引溉田之资,而土人不知借引,深为可惜。奉饬察看,复逐处留心履勘。讯问乡农,博访昔人成法,略识历次兴修之绪,兼究后来致废之由。请略为中堂陈之:海上营田之议,自虞文靖集始发其端,至徐氏贞明而大畅其旨。元脱脱丞相、明左忠毅公,皆尝试办,著有成效。万历中,汪司农应蛟,遂建开屯助饷之议,并水利、海防为一事,与今日情势略有同者。当日以津营驻防兵丁创试于葛沽、白塘二处,后逐年增垦,开成十围。设闸穿渠,悉用海河淡水。所垦实在顷数,津志已无可考,围河形址亦多不可辨识。然仰窥当日创办之难,亦可谓苦心经营,不辞辛瘁矣 ! 我朝康熙年间,兰军门理,为津镇倡兴水田二百余顷,皆在城南就近处所,海河上游。至今,海光寺南犹有莳稻者。雍正年间,怡贤亲王修复闸座引河,多循汪公旧迹。乾隆十年及二十九年、三十六年,修治水利案内,叠次从事疏浚,而稻田迄未观成。仅葛沽一带,民习其利,自知引溉种稻,至今不绝。窃查津东南一带斥卤之区,非惟旱谷苦碱,即前人锐意兴治水利,亦旋修旋废,为时不久。其故引水河沟规制太窄,海滨土质松懈,一遇暴雨横潦,浮沙松土并流入沟,惰农不加挑挖,不数年而淤为平地,此沟洫所以易废也。南方置闸,只须嵌用灰石,铺砌牢固。海上硝土,遇水则泻,非用三合土锤炼镶底丈余,不足以御冲荡。闸板须置两层,则水不能过,泥易捞。前人建闸,或亦未尽如法,潮汐上下坍刷,日久必致倾圯垫淤,此闸洞所以易废也。熟揣历年兴废之故,因思目前变易之方。虽工费较钜,创始为难,而以现在情势度之,海沽已成重地,防军非可遽撤,水灾积患,仍岁不息,若任其土旷民散,不思彻桑未雨,补救将来,非我中堂永奠海疆、规利百世之意也。盛传窃尝就海河南岸,略加测步,除去极东滨海下梢,由咸水沽至高家岭,延长约百里广十里计算,可耕之田已不下五十余万亩。就中疏河开沟,厚筑堤埂,略仿南人圩田办法,广置石闸涵洞,就上游节节引水放下,以时启闭,宣泄田中积卤,常有甜水冲刷,自可涤除净尽,渐变为膏腴。惟屯田开河,土工最钜,即以百里计方,不下千万的。卑部有众万人,力役之劳,义应偕作,其建闸、盖屋、买牛、置器,在在需款,如中堂以为可行,拟请俟试办有效,奏定指项,陆续抽拨,期以五年,功效当可大著。至田熟之后,募人领种,或富民认垦,或流民来归,或兼南人为之倡导,则须因时立制,设法招徕,激劝经理得人,安置妥善,似不虑有耕地无耕民也。

  附二-- 周盛传详陈津东水利并拟开海运各处引河由营试办屯垦禀 

  窃盛传前将本年拔队、诣新城拟量、移营基、开挑引河各情形面禀,回防后,据量地委员回称,自岁内携带水平尺、长竿,由运河沿起,顺新辟大道左近,节节较量,计马厂高于新城四丈七尺五寸。盛传复亲行逐段履勘,见夫津静之交,俗所称南洼水乡,今年悉已涸出,而弥望荒废百里,内外尽为石田,益慨然于土旷民稀,非所以卫津辅,而屯政与海防相为表里,诚不可以一日缓矣。查海河引潮灌田,用淡水刷咸,去年城工之暇,试垦万亩,虽布种不多,获稻不下数千石。成效已有可观,窃尝咨考旧闻,相度形势,以为:欲溉新城附近之田,非在咸水沽建闸,增挑引河导之东下以资浇灌不可。欲大垦海河南岸之荒,非由南运建闸另辟减河分溜下注以涤积卤不可。盖水势太平,则游波宽缓,冲荡之力亦微。惟自高趋下,势若建瓴,引溜之势捷,故刷咸之力猛,乃能去咸留淤,渐成沃壤,此水土之性固然。而南运河会漳河浊流,本有石水斗泥之喻,其肥尤可化咸而成腴也。惟前人屡议添开减河,皆于静海所属权家口,其意在多一支流,杀伏秋盛涨,保运堤使无溃决而已。此次盛传愚见则拟:马厂之北,唐官屯之南,遥傍新垫大道,裁直河形,径引而东,于河头建立大闸,以时启闭,再于下流分灌处所节节建闸,束水以取冲力而免停淤,似于昔贤成议稍有不同。所以然者,前人只议分流以疏水患,故必就迤北洼下之地施工,使用力省而销路畅;盛传兼欲引甜以兴水利,故不妨就迤南平衍之地开浚,使河槽高于低洼,水小则便引溉,即遇积潦暴涨,就中塘洼略一挑浚,使自行入海,亦不难疏销。万一海潮泛溢,即于二十里外遥筑拦潮土坝,亦可抵御。此盛传两年来,往还津静相度已审之情形。以为:欲兴水田,非得海河、运河两水纵横贯注,荡涤澄清,不能大著成效者也。至减河宜闸而不宜坝,则沈联芳邦畿水利条议中分晰言之;河身宜直而不宜曲,则潘季驯 “ 逢湾取直、遇嘴切沙 ” 之说,确凿不爽。盛传体察至再,窃以历年津静积苦水灾,南粮多归海运,似无事蓄水送漕,引河之开,略无窒碍。其波水、留轴等洼,即可因势相制,圈为圩田,永除巨浸,为利更非浅鲜。惟平地生开一河,延长百余里,即以宽八丈计之,土方不下五六百万,工役烦钜。卑军月半后拔至新城,拟先将咸水沽下引河,先行挑挖,达于新城外河,分注各沟。宽约五丈,深约丈余,拉长四十余里。每营摊作二里许,约须五十余日竣工。又附城营垒,上年仓猝布扎,但取便于做工。逼城而势局促。现在拓地渐南,就耕不便,拟于距城十余里,贴新道小站旁,择定空廓大营基一所。现派弁分投搬运砖木料物,拟到新城后,即率诸将踹定地址,分筑墙垒营房,星其联布,与新城遥连一片,以张远势。新开引河,甜水萦绕于旁,设立行营买卖街,以便约束。将来春去秋还,岁以为常,即为久驻之基。期于一劳永逸。计各项布置就绪,亦将约近一月。加以展拓,新垦冀治已成熟田,一切土工层出,南运引河本年似无余力兴办。若夏秋腾挪有暇,或可在下游再行试挑一段,以后分年代挑,不求速成。幸而防军无他更调,或可因端竟委,以竟全功。

  此区区愚虑,不得不先事陈明,以求裁定于中堂者也。历考畿省河道水利,所以屡兴辄废,其难约有数端:一在经费。国帑岂能数颁 ? 民捐亦难久继 —— 则筹款难也 ! 一在人工。雇之于官,则计方授值,为费过多;派之于民,闾左为虚,其势易扰,则集众难也。一在土质浮松。积潦所趋,泥砂随之而下,大汛甫过,河身因而垫淤,则抉壅去难也。一在风水牵制。本河道应行之地,愚民以伤损坟脉,妄肆阻挠;势家以吝惜田庐为浮议,致美利隳于一旦,大计阻于片言者,何可胜道 —— 则力排众惑,以求济事之尤难也。盛传以为,四者虽难,而尤难于久任 —— 前明徐尚宝贞明、汪司农应蛟,皆以任事未久罢去,致抱志而不克竟行。今卑军以防海之暇,试行屯垦,藉勇力以代役夫,人工之难既可徐办。至土松沙淤一节,尚有逆制补救之法,若挑河悉用坦坡,即少崩陷,浮土不堆河干,可免垫壅。至水行以湾缓而沙停,直捷则沙随水去,亦少积淤。今河形即取直径,再于闸之启闭,视水高下审定章程,更定为水涸时,挑取闸旁浮泥以引溜,则泥沙之患亦鲜矣。惟经费一节,现库款既艰,饷源亦绌,再四筹维,计惟于卑军下年米价银内,先请挪济,除置办农器、耕牛、修闸料物各件,业于上年先行垫办外,此后工料,动辄需款,拟请扎饬扬州粮台分局银钱所,赐将卑军来年米价酌提数成,于二、三月内分批拨解,俾得通融挪办,俟秋收有获,即将籽粒分年抵还。仍搭购南米,军士可无乏食。每岁提前借给,均于头年二、三月解津。俾得逐渐经理,设法招徕,地辟民聚,或收功于数年后耳。至风水牵制一节,海岸漫衍寥辟,本无风水可言,愚民自私其土,恐亦不免。恭读雍正五年上谕云: “ 自古治水之法,惟在其势而利导之,但恐径直之路湮塞,聿或民间既已起造室庐,开垦田亩,或且安葬坟墓,人情各顾其私,在在不知远大之计。今见于此,开浚河道,则因循规避,百计阻挠,遂致迁就纡回,别开沟洫,苟且从事,此治水之通弊也。今江南兴修水利,若水势必由之路有破坟墓,即于兴修水利钱粮内动支银两给与本人,令其改葬 ” 等因。大哉王言,实能洞烛至隐。卑部拟挑南运引河,如蒙批准兴工,拟请中堂先行奏明立案,预杜浮言。此次所开咸水沽引河,约有民田二里许段落,将来丈清折价,以后拟垦,俯赐拨发,以顺舆情,而示体恤。或亦破除群疑之一道乎。

  附三-- 李鸿章原批

  据禀,测量新城地基,低于马厂四丈七尺有奇。欲溉附近之田,非在咸水沽建闸,增挑引河导之东灌不可。如大垦海河南岸之田,非由南运建闸,另开减河分留涤卤不可。规划甚为远大。惟拟就唐官屯之南,新垫大道之旁,裁直河形 —— 河身太直,运河盛涨下注时,恐非逐节建闸所能束住。且遇积潦暴发,若就中塘洼淀略浚,疏销入海,似彼处距海尚远,东南闻有土封砂隆起,坚结异常,仓猝挑通,亦颇不易。宜再察夺利病,详加审慎为要。该军望后拔至新城,先挑咸水沽引河,并分筑墙垒营房,展拓新旧营田。布置稍定,夏秋再由下游试挑南运河减河一段,节节而上,以后分年代挑。仰即次第妥细筹办,绘呈图说,查核后行。天津吴道,暇时前往该处,会同履勘定议。畿辅水利不兴,民物日益凋敝,海防亦难周密。四难之说,极为中肯。诚以该军试行屯垦,经费工力较省,久而勿懈,可底于成。实于国计民生,两有裨益。但一切作用,务须博访周咨,谋定后动。善始者尤贵善终,庶可经久不废。现拟南运引河一路俱系荒地、闲田,坟庐较少,若有坟庐,当与妥商迁徙,酌给迁费。   

  

  附四--南运减河靳官屯闸记

  靳官屯曷而设闸也 ? 以有减河故。南运河又曷为而开减河也 ? 津郡处九河下游,三淀既湮,有川而无泽,三岔河为诸水交汇之区,每当伏秋盛涨,众流会萃数百里,浩淼汪洋,一望无际,不有河以分之,其患不止。余于上年,曾在三岔河以北之陈家沟添开减河一道,别通北塘以入海,亦止可稍杀北运河之水势。而南运河上承山东、河南、山西汶、卫、漳诸大川之水,源远流巨,泛滥湮没,往往有害民生,其患尤倍于他水。从前,如四女寺、哨马营、直境捷地、兴济等处,共开有减河四道,以资分泄。无如岁久未修,河道多废,仅存捷地一减河,水患更甚。光绪五年,饬天津道等勘察水利,往复相度。据查津城东南,由青县之靳官屯,经盛军所住之新农镇,至西大沽以出海,最为顺轨,非特山东之德州以下,如交河、东光、沧州各处均免水患而盛流畅泄,即大清、子牙诸水涨时,亦由此掣泻。是减河之开,较前此四女寺、哨马营各处,尤为因势利导而出水益便。其下游津、静之交俗所称南洼,弥望百里内外,尽为石田,亦可引淡刷碱,俾曩时不毛之地得以繁其生植。盖南运河会漳河之浊流,本有石水斗泥之喻,俾得导引以资灌溉,其肥自能化碱以成腴,既杀盛涨,亦涤积卤,均于减河是赖。不独此也,津地迤西至东,仿南方稻田之制,广为开辟,其阡陌纵横,河渠复绕,尤堪限戎马之足,于海防局势亦不无裨益,所谓一举而三善备焉。规划既定,爰集准练军三十余营,分段挑浚。盛军既列戍青县之马厂,迤逦至津属之新城。即饬周提督盛传统率该军领袖其事,通力合作,至六年夏间工竣。于是建石质双料五孔大桥闸于靳官屯河头,以资启闭。沿河分建石铁柱板桥四道,以便行人。计河长一百五十余里,其下游横河六道,各长数里,沟渠左右萦带,旁流分注,使入海之尾闾益畅,均归盛军始终经营。此地方百世之利也,独是有其举之莫之敢废。此闸为全河关键,尤在后之人修葺以时,无 使圮坏。承乏是邦者,尚其念畿辅之水灾,农田之乐利,与夫海防之形要,无令此河此闸等于四女寺各处之减河,日久淤塞,而失前人创始之美意,则幸甚。是为记。